新華財經上海11月11日電 北京時間11月11日晨,國際指數編制公司MSCI宣布了其半年度指數評審結果,本次調整結果將于2020年11月30日收盤后生效。
A股標的涉及這些調整
本次季度調整公布了 MSCI全球標準、MSCI全球小盤、MSCI全球微小盤等主要指數系列的新增、剔除名單。MSCI此次季度評審不涉及A股納入因子變化。同時,按照慣例,根據滬深股通調整,MSCI對于部分A股股票仍有調進調出。
具體來看,MSCI全球標準指數新增141只個股,剔除135只個股。按公司總市值衡量,MSCI新興市場指數增加的三大市值最大公司是科塔克-馬亨德拉銀行、百濟神州和思摩爾國際。
除全球指數系列外,MSCI中國全股票指數以及MSCI中國A股在岸指數的成分股名單也有所調整,不過,跟蹤上述兩只指數的海外資金相對較少,調整或不會帶來顯著的資金進出。
MSCI中國A股在岸指數增加成份股58只,剔除23只標的。其中新增前三大標的包括金龍魚、長城汽車和瀾起科技。除瀾起科技外,該指數本次還新納入了中微公司、石頭科技、康希諾-U等8家科創板公司。此外,MSCI中國A股在岸小盤指數中新增293只個股,剔除22只個股。
此外MSCI中國全股票指數中新增60只個股;剔除55只股票。以總市值計,金龍魚、百濟神州和思摩爾國際為最大的三只新增個股;MSCI中國全股票小盤指數中新增354只個股,剔除45只個股。
盯緊11月最后一天
MSCI公告顯示,上述調整將于11月30日收盤后實施。進入11月以來,北向資金回流態勢明顯,本月7個交易日合計凈買入370.05億元,并且于本周一創下196.99億元的年內最大單日凈買入額。
而在此之前,A股市場已多次出現“生效日異動”,即在MSCI、富時羅素等國際指數公司調整生效日當天,北向資金往往出現大幅波動,可能是大幅買入,也可能是大幅賣出。
最近一次發生在9月18日,當天富時羅素9月指數季度調整正式生效。受此影響,北向資金尾盤大幅波動全天凈買入額高達94.74億元,創下當時兩個多月的最大單日凈買入額。
除了生效日當天外資往往出現大幅波動外,在MSCI、富時羅素等公布評議或調整結果之后,至正式生效日之前的這段時間內,相關調整涉及的標的股票也可能出現股價異動。
中金公司此前研報分析認為,在資金流向上,根據指數調整的歷史經驗來看,被動型資金為了盡可能的減少對于指數的追蹤誤差,通常會選在最后一天調倉,因此往往會看到權重變動較大個股成交的“異?!狈糯?,特別是在尾盤。相比之下,主動型資金則并不存在這一約束,可以擇機選擇配置時點。
股價影響上,受套利資金的推動,越是距離調整日早(特別是公布前)、且那些存在潛在意外(不易被預測到)或日常交易流動性偏差的個股往往股價反應越大。待結果宣布后但在正式實施日之前,也會有部分套利資金根據正式結果布局相應個股。
但是,在調整正式實施日,雖然被動資金“必須”按照權重變化進行調倉,但股價的實際變動卻未必與權重調整方向一致,反而會更多受到提前套利資金與被動資金之間強弱對比影響,此前也不乏新納入或權重增加個股在調整實施日股價下跌的情形。
編輯:羅浩
聲明: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。任何情況下,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。